一、关于“一带一路”战略与“五通”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首倡、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正能量。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径和主要手段就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四年来,在“五通”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到务实合作的新阶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政策沟通方面,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中国已先后与沿线国家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的合作协议及70多份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设施联通包括基础设施,如道路、铁路、机场、港口,也包括管道设施以及通信设施等领域。其中,交通设施是跨境合作的动力基础,“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贸易畅通,空间广阔。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仍有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远高于1.7%的全球经济增速,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比例不断提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将有更多服务贸易的合作空间。资金融通,减少壁垒。从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从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到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再到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等可以采取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民心相通,认同增强。我国在相关国家的认同感和软实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如民间交流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多样化,举办了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图书展等,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各地民众的积极参与。
中国贸促会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与承办APEC工商会议、二十国首脑峰会的B20等重要国际论坛一样,中国贸促会也直接参与策划、组织了北京“一带一路”工商论坛,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并做了主旨发言。
二、进一步发展会展业,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中国贸促会的展览业务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五通”密切相关。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工商论坛以及各种双边、多边、专业论坛和研讨会,可以有效进行“政策沟通”;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出国展览和参加当地国际博览会,以及邀请沿线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加国内相关专业展览会、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可以有效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而通过组织上述各种会议和展览活动,加强中外人员的互访和交流,展示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和新型技术与产品,也必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民心相通”。
近年来,中国贸促会认真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境内外举办品牌展会、论坛,通过“展览接论坛、论坛带洽谈”的模式,切实提升活动经贸实效,为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有效平台。
中国贸促会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出国展览协调和审批机构,致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展,使之成为出展市场新热点。据《2016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统计,2016年全国有83家组展单位共赴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参展计划602项,较上年增加83项,占总量的42.2%;展出总面积为30.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7.3万平方米,占总量的39.7%;参展企业2万家,较上年增加4千家,占总量的37.4%。
2017年,中国贸促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主办了下列重点项目:
1、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及东北亚工商合作论坛。
2、中阿工商峰会暨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企业家大会及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3、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国家经济技术展览会
4、中国非洲产能合作展览会;在肯尼亚培育品牌自办展。
5、第十一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6.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办。中国贸促会负责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有金砖国家领导人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约1000名工商界人士出席,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了更有效地通过会展业务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贸促会、中展集团今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强化、增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展项目。中国贸促会作为全国展览主管机构,应有意识对全国出展机构进行引导,特别是相关产业如机电、路桥、建材等,以及相关省市,如西部地区针对阿拉伯国家,广东和福建针对东南亚国家等。合理布局出展内容、组织展品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对接等活动,以期达到更好的出展效果。这项工作的推进,要依托全国各地方贸促分会和贸促会行业分会的携手合作。
二是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展集团作为中国展览业的国家队,应该重点策划在“一带一路”沿线一些重要国家举办单国展(中国贸易展)、组团参加国际专业展、多国展等,而且要定期化、专业化、规模化,形成长期效应,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可以参照80年代“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等模式,在北京策划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博览会”。
为了促进亚太区域的经济繁荣和贸易、技术交流,发展“南南合作”和扩大“南北交流”,1982年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倡议在中国举办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1985年11月15日至30日,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博览会,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公司参展,展出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中国馆面积9100平方米,包括设在北京展览馆的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分馆。
由于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是联合国项目,在亚太地区巡回举办,不能适应中外交流的需求。为此,应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强烈呼吁,为扩大“南南合作”,增进“南北交流”,中国贸促会决定在北京定期举办综合性的国际贸易博览会。经与15个有关部委会商并请示国务院,成立了北京国际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名誉主任为薄一波,主任为国务委员邹家华。首届北京博览会于1989年7月4日至2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参展中外厂商3000多家,总面积4万平方米,共接待观众60万人次,参展企业签订出口合同突破1亿美元,签订进口合同数千万美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寻求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宗旨,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立场。北京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被当时业界誉为“南有广交会、北有北博会”,中央电视台几乎天天有“北京博览会”指定产品的广告播出。后来随着中国展览业向专业化发展,这种综合性的国际贸易博览会逐渐式微,到2000年左右停办。
“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和“北京国际博览会”这种综合性的博览会,可能更适合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性、多边贸易形势。建议中国贸促会、中展集团策划主办“‘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博览会”,定期在北京举办。这既可以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各自的国家馆,展示可向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又可以组织庞大的中国馆,集中展示我国适合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产品和技术,定位为 “进口+出口”双导向型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博览会”,可与拟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互相呼应,形成“南有进口展,北有北博会”的新格局。
四是建议中国贸促会结合下一届“一带一路”工商论坛,同期在会议举办地(如西安和厦门),策划组织 “‘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洽谈会”,重点突出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总之,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首倡的中国主权外交顶层设计,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实施“一带一路”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就是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会展业的功能和作用恰好可以有效促进这“五通”。中国贸促会是国务院授权的全国展览业主管机构和执行单位,中展集团是中国会展业的“国家队”。为了更直接有效地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今后应继续强化、增加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展览工作,选择重要节点城市举办中国贸易展(单国展)和大规模参加相关国际展;同时在北京策划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博览会”,并配合下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及工商峰会,在厦门(海丝)和西安(古丝)同期举办“‘一带一路’投资项目洽谈会”。
通过加快会展业务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及“五通”;推动中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不断壮大中国贸促事业、做大做强中展集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来源:中展集团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六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办公楼一层信息部
电话:010-8460 0000
邮编:100028
邮箱:ciec@ciec-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