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新走向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推手。而国有企业作为会展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理应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会展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攀升。据统计,2016年全国经贸类展览会约3000余个,展览会总面积逾9000万平方米,专业展览场馆156个,展馆室内可租用面积达到823万平方米,展览会主办机构约1500家。
但是在会展业勃勃生机的背后,会展产业发展的隐忧也逐渐浮现。展览业的特点就决定了其行业进入的资金门槛、技术门槛较低,因而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在展览业是主流,很多展览企业每年只举办一两个展览会就能生存。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展览企业每年举办两个以上展览会,只有8%的展览企业能够跨地区举办展览会。只有7%的展览企业能够跨行业举办展览会。真正能够跨行业、跨地区主办多个展览会的专业展览企业可谓凤毛麟角。这种低水平重复竞争极大地阻碍了展览业做大做强。
展览业中的国营企业缺位与失衡的问题同样显著。如上文指出,展览主办单位中企业占比65%,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办展规模最大的前20家企业中只有3家国营企业。展览主办机构中,各级政府部门、归口管理的行业协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展览业“国家队”的重要力量。然而,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政府机关不再直接主办展览会、行业协会商会与国家机关脱钩,失去国家行政部门的支持,失去了主办展览会最重要的权威资源。那么,政府机关与部门和商协会不再主办展览会后,其遗留的市场真空由谁占据,就成为当前展览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外资展览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与市场资源,大举进入国内展览市场。早期,国外展览公司多通过成立独资公司,单独举办展览会的业务模式。近年来,外资会展企业在华业务重点已经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或者并购国内有一定资质的展览企业或者有一定品牌影响的国内展览项目拓展市场。如亚洲博闻并购上海博华、励展并购国药展览、塔苏斯并购湖北好博、法兰克福并购广州光亚等,其中既有对民营企业的并购,也有对国有展览项目的并购。外资企业并购与扩张,一方面为中国展览业带来先进的管理技术、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和国际资源,但另一方面也挤压了国内展览企业发展壮大的空间。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内展览企业多是民营企业,普遍在规模、资金等方面无法与外资企业抗衡,在资本市场竞争中处于全面下风,造成竞争失衡。这就凸显展览行业迫切需要大型国有企业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成为加强对外竞争的有力武器。
国有展览企业除了具有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外,还承担着推行政府经济政策和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需要展览企业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相关产业展会,主动出击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办展,扩大影响。这些展览项目由于运作初期均存在市场薄弱、资金紧张等困难,如果国有企业不主动带头,挺身而出为国家排忧解难,又怎能指望民营企业慷慨解囊、仗义纾困呢?更遑论如果展览市场由外资企业把持,又怎能有效通过展览业引导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呢?
当前,国有展览企业还存在体制僵化、管理不善、活力不强、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2015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鼓励国有资本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2016年12月14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要有重点突破。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对照展览业自身特点,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展览业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做大做强国有展览企业的重要契机,是推动展览业向市场化、国际化的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
国有展览企业首先应着力强强联合、横向重组,通过战略合作、输出管理、托管经营等多种方式,形成大国企与小国企的联动发展,形成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带动发展。例如地方不缺资金缺技术缺服务,场馆建设如火如荼却经营不善、服务不强。部分小型展览企业缺市场缺人才,无法发展壮大。发达地区的优势国企就应主动伸出手,向欠发达地区输出管理与服务,增强竞争力,共同发展。
其次,应加强优势互补,通过纵向合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国外展馆运营多与展览主办相结合,即便单纯主办展览会,也多与媒体联动发展,创造聚合效益。而国内除中展集团、对外贸易中心等少数企业外,多采用单一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未来应推动展馆吸纳展览项目,固化市场;展览项目依托展馆,稳定资源;打造全产业链综合展览集团,为展览业供给与需求关系提供对接渠道。
第三,应集中资源,通过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联合开发力度,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参股入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展览企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是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传统展览企业仅仅通过自身挖潜与研究,很难快速跟上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将传统展览企业业务渠道的优势与互联网企业高新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打造展览业大数据平台,开拓会展产业新业态。
最后,应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内部整合,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进行并购重组,参股或全资收购优质展览项目,壮大企业实力,推动质量和品牌提升。
来源:中展集团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六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办公楼一层信息部
电话:010-8460 0000
邮编:100028
邮箱:ciec@ciec-expo.com